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預言,21世紀,健康美麗産業最有可能超過其他行業。而在21世紀到來之際,也剛好應證了這位世界首富的預言。女人最注重的是自己的容顔和身體,在這方面她們總是願意不惜一切,一擲千金也要讓自己美麗。而且我們都深知的是,化妝品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利潤極高。那麽在這樣一個經濟環境下,尋找一個能夠保證客源的美妝專賣店,無疑是一顆搖錢樹-保養品批發。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保養品代工契機,以最小的投資來獲得更大的利潤。
女爲悅己者容,愛美又似乎是女人的天性。在這個一切都在快速前進的社會,再也不是那種只需要女人在家裏把持家務,決不能在外面抛頭露面的舊社會了。現在看到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高層總管,部門經理都由女性同胞擔任。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好像又並不是那麽平等,女性開始占據著主要的地位了。她們參加高級晚宴,和朋友約會吃飯,或是逛街消遣,無不需要完美的裝扮自己。那麽這個時候的保養、化妝都成爲了平時必不可少的消費品。
你也許會驚訝,人類眼睫毛的成長速度比世界經濟成長速度快,口紅唇膏的最新科技比電子產業專利更值錢,化妝保養品產業即是一種與美麗相關的傳統產業,20世紀開始結合理性高科技與感性虛幻美學、成為多采多姿之精密化學工業,也是低污染、高附加價值、非常重視形象與品牌的產業。主要產品品項包括身體保養品、彩妝化妝品、洗髮護髮品以及香水,若加上一般身體清潔沐浴用品、男性保養品、嬰兒保養品、健康減肥產品等,全球每年產值則達1,600億美元,市場潛藏著無限的商機。產業概況:
根據2003年5月英國經濟學人(Economist)周刊引述美商高盛証卷公司(Goldman Sachs)所做的市場分析估算,全球美容產業總產值達950億美元,主要產品品項及市場比例包括身體保養品240億美元(25%)、彩妝化妝品180億美元(19%)、洗髮護髮品380億美元(40%)以及香水150億美元(16%),平均每年成長率7%,約為全球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兩倍;至於產業結構則以大型公司為主,年營業額超過40億美元的6大集團,即佔有全球近50% 的市場。第一大為法國萊雅(LOREAL)集團,其他依序為美國聯合利華(Uniliver)、寶鹼(P&G)、雅詩蘭黛(Estee Lauder)、日本資生堂(Shiseido)及直銷起家雅芳(AVON),各集團均具有全球化品牌,擁有充足研發資源及能力;至於化妝保養品及一般身體清潔沐浴用品,共1,600億美元市場規模,以地區別而言,歐洲約464億美元,佔29%,北美432億美元,佔27%,亞洲則368億美元,佔23%;以國家別而言,美國398億美元,佔25%、日本172億美元,佔12%、法國及德國分別80及德國,各佔6%,中國大陸、韓國、印度、俄羅斯及巴西則為主要新興市場。
據統計,2004年台灣地區化妝保養品的銷售額達18億美元的水準,估計2008年的銷售值將達20億美元,其中銷售值70%透過國內約40家百貨公司專櫃,其他30%則透過一般開架式化妝品通路、大賣場、藥妝店、加盟經銷店或專業藥局及醫院診所。其中前10大廠商的市場佔有率達60%,第一名為台灣資生堂公司,其銷售額佔全部的10.9%;居於亞軍的寶僑以10.3%緊追在後。而其他包括全球第一大化妝保養品集團萊雅、聯合利華、雅芳等,也都是以個位數的比重各據一方,無任何一家大廠能握有獨佔性的主控權。相較於國外廠商,許多國內廠商佔有率則偏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韓國與中國大陸在亞洲急速竄起。韓國化妝品產業,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成長,未來可能超越日本,該國製造的產品已達國際水準,使得韓國愛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集團在2003年創造出超過10億美元的驚人銷售額,在韓國佔有40%以上的市場。另一個具潛力的國家應屬中國大陸,其化妝品市場之價值約為47億美元,預計2010年市場值將達到113億美元。目前主要以外國廠商及民營大廠佔多數,市佔率高達80%。
品牌與通路:
化妝保養品的銷售是個非常重視品牌與通路形象的產業,以全球第一大化妝保養品法國萊雅(LOREAL)集團為例,年營業額超過170億美元,旗下其包括歐、美、日等國共17個國際性品牌產品,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即有5個品牌產品;其產品線包括洗護髮、染髮、肌膚保養、彩妝及香水,另外依照相同產品不同特色及核心目標消費顧客,其也有不同行銷通路,例如強調豪華、高貴質感的百貨公司專櫃或精品專賣店通路就有4種品牌,每個品牌都成功塑造了不同的個性和定位,如HR(Helena Rubinsten)、蘭蔻(Lancome)、植村秀(Shu Uemura)、碧兒泉(Biotherm),而面對強調價格戰、速度、年輕化的大眾開架式通路則有媚比琳(Maybelline)、巴黎萊雅(Loreal Paris)及卡尼爾(Garnier)。至於強調專業藥師和皮膚科醫生諮詢服務的藥房與診所則有微姿(Vichy)與理膚寶水(Larache-Posay)。法國萊雅(LOREAL)集團擁有的品牌資產和品牌經營 know-how,讓他們近幾年來,運用更多元化的品牌策略,不論全球景氣起伏,連續20年獲利成長均呈兩位數,不減其成長力道。
至於美國第一大專業化妝保養品製造商,雅詩蘭黛(Estee Lauder)則佔有45%百貨公司專櫃及專賣店通路、雅芳(AVON)則以直銷為主,另外聯合利華(Uniliver)、寶鹼(P&G)及嬌生(Johnson & Johnson)等集團則更善於經營大眾市場成為超級市場及一般通路隨處可見的品牌,日本資生堂(Shiseido)、佳麗寶(Kanebo)、高絲(Kose)則除了百貨公司專櫃通路外,也透過屈臣氏合作,經營一般大眾通路。資生堂在台灣新竹及中壢,另設有兩座生產工廠,生產及供應國內一般乳液、粉底、防曬、清潔及沐浴產品。產品研發趨勢:
化妝保養品產品重點在於訴求安全、有效,觀察近10年來,美容化妝品素材及配方流行趨勢,幾乎每2~3年就會有明星產品出現,如Pitera、果酸、維他命A酸、肉毒桿菌、左旋維生素C、Q10、膠原蛋白、玻尿酸及海洋深層水等。歐、美國化妝品消費者以抗老化產品為主流。亞洲化妝品品項中,皮膚保養品市場比例則維持在40%以上,由此可知亞洲女性的最愛主要為皮膚保養品,尤其是美白、防曬、保濕等功能性產品。
《資料來源:網路》
留言列表